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

2023-04-27 20:2162290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7日讯(记者 杨秀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中国方案。今日,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据了解,2019年,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了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2020年,“生态保护红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创新”案例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的特别推荐案例。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一边与自然资源部共同推进红线划定和评估调整,一边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能力、实施生态环境监督,取得积极成效。”王志斌介绍到。


  在建立完善监管制度方面。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部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聚焦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和结果应用,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制度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规范和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还与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2020年至今,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试行)》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等8项系列标准,不断提高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国家和地方数据互联互通,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建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生态环境部组织建设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近日完成验收,投入业务运行。平台边建设边应用,综合利用30余颗国内外卫星资源,聚焦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自动化扫描和识别地表的局部变化,及时监测预警生态破坏风险。累计发现各类人类活动图斑3万余个,为中央环保督察、黄河长江警示片拍摄等重大任务提供生态破坏问题线索2000余条,对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了支撑和服务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卫星“天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共谋生态修复 助力绿美云南建设!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交流会在昆举办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10月9日,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主办,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

0评论2023-10-163354

黄河生物多样性“家底儿”是否摸清?生态环境部回应
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在回应“黄河生物多样性‘家底儿’是否摸清”时表示,黄河源头、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建区时(1992年)的

0评论2023-04-2717

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 “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张昊哲)生态环境部27日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表示,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黄河

0评论2023-04-2718

生态环境部: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功能问题突出
生态环境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做好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监督。我国已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空间的压力和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

0评论2023-04-271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