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说青岛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青岛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张均雷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刘 赞 市生态环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处长
金柏峰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沈小鹏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
中国报道记者:保护水生态、治理水环境,关系群众福祉。当前,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中,我市如何确保工作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金柏峰
金柏峰:我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全市水生态环境总体持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工程措施在水质保障和水环境改善中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既能解决水质达标不稳定、改善不明显等问题,又能带动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能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土地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重点推进实施了北胶莱河昌平路桥上游人工湿地、即墨即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灵山卫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33个水污染防治工程,今年还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等方面的50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环节或节点配档管理,逐步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全市水环境保护基础。
二是坚持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坚持因地制宜,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市政府去年印发实施了《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工作方案》,对大沽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泽河、白马河、白沙河、风河、李村河、墨水河、嵯阳河、云溪河等11个国省控重点流域,外源防治与内源治理并重,制定了一河一策保护方案,在保障全市14个国控地表水断面和6个省控地表水断面达标的基础上,带动全市的河和海洋水质整体不断提升。
三是清单化加强水环境精细化监管。积极推进实施了水质加密监测通报、打造智能化闭环管理系统、优化横纵结合的水生态补偿机制等17项水环境综合性监督措施。针对重点领域创新务实的开展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针对沿河排污的问题,施行“排查、监测、溯源、交办、整治、销号、核查、监管”八步走的方式,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2022年完成首批排查发现共772个入河排污口、雨污混排口的整治。水源地的保护一直是重中之重,我们采取天地一体的模式,通过卫片、无人机、人工徒步的模式持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并模拟实战效果,持续组织开展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保障全市饮用水总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