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举办

   2023-05-29 ​中国日报网100
导读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地方省市代表,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机构代表等近400名中外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地方省市代表,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机构代表等近400名中外嘉宾齐聚大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主题共同研讨交流。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以及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的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论坛。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宣布论坛开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以视频方式发表特别致辞。他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理州坚持系统治湖、科学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保护工作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有力保障。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华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我们应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表示,做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帮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他提出加强内容阐释、创新传播方式、汇聚传播合力等三点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表示,农业绿色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洱海论坛是做好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率领团队扎根大理,组织全国30多家优势单位、300多名骨干团队及科研人员,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创建了污染防控、绿色种植和农民增收一体化的“大理模式”。学校愿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有关方面的合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扛牢扛实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未来,云南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10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过半的当前,我们仍面临着各种挑战。各国政府必须带头使国家发展计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加强机构和治理结构,并投资于可持续基础设施和技术。在这方面,我赞扬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努力。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多个发展倡议,这些都促进了全球和区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进展。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发表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国内外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发言。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在演讲中指出,哥伦比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两个拥有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我们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和合作。哥伦比亚政府正在推动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同盟的联合工作,希望能借此在全球谈判中定位发展中国家的愿景,邀请所有致力于此的国家一起参与进来。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刘宁表示,中国正在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和经验,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美好愿景。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一级专家道博伟介绍,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上,成员国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涵盖适应气候变化、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热门话题;2021年杜尚别峰会则通过了上合组织“绿带计划”。上海合作组织的环境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生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库”。北外全力打造全语种、全流程、全方位支撑的国际传播理论和创新基地,从话语能力、主体合力、行动效率三个方面,尝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有效赋能中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

大理白族自治州委书记杨国宗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大理高质量发展进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洱海保护的政治嘱托,大理以生态优先作答,坚决守护大理发展底色。面对环湖造城的历史困局,大理以流域转型作答,全面重塑大理发展格局。面对绿色发展的时代拷问,大理以生态经济作答,奋力实现大理发展之变。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表示,我们围绕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推动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特别是在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以及中非等区域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案例分享环节,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汉斯·南姆博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石家齐,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行总经理职责)泮昊,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及合伙人王浩宇,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分享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相关成果。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11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