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

   2023-06-09 ​学习时报100
导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凝结着我们党以全新视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凝结着我们党以全新视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宝贵智慧,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指明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科学内涵,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它从生态维度构成并巩固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具有人类文明的高度。此种高度,可从文明的“实体”和“价值”两个层面得到理解。

  作为实体,文明标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形态结构和物质与精神成果积累。作为价值,文明超越具体历史阶段,反映人类对公平正义仁爱道义性的共同追求。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继采集渔猎、农业、工业文明阶段后的一个新的文明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原则在现代化模式上的反映或对于现代化模式的规定,是生态性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从价值含义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于世界的最为基本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把文明的指向从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存在的“根”上深化了文明的内涵,提升了文明的高度。文明的价值含义更具有本质性,文明就是合乎道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也是独特文明观;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理解这一现代化模式,一定要有文明高度、战略视野,要有哲学深度、历史广度,要有道路自信、文明自信。

  (二)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述中,“人”是主体,不仅指个人,也指人类社会。个人的“生”、人类社会的“生”,表现为个体生命质量、生活状态以及全社会富裕程度、福利状态的总体改善、向好和水平提高,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含义所在。“自然”不是世界万物的静态总和,而是一个动态有序的生命过程。《易传》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12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