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锚定“125510”发展思路,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力“生态兴”,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努力增厚生态底蕴,扩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以“五兴”促“西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济南市槐荫区黄河生态风景带
探索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槐荫区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打造黄河生态风景带,创立“千亩银杏林、千顷玉清湖、千年兴福寺、万亩稻花香”旅游品牌。举办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赛、黄河文化主题特色研学活动、中小学黄河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弘扬黄河生态文化。挖掘提升四五纪念广场、机车工厂党史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基因。推进“一园十二坊”规划建设,加快重塑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济南二机床集团将工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旅游相融合,“厂区变景区”。通过传承利用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初步形成了融合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工业文化繁荣发展的槐荫特色生态文化。
探索丰富生态教育宣传。重视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社区论坛等信息化媒介,地铁、公交传媒、室外、室内电视终端等全平台,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公益宣传。聚焦“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宣传活动。推动生态文明进社区,培育社区绿色文化,举办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设置社区宣传栏,发放市民环保服务指南等方式。开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宣传。全面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把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入区委党校培训教学重要内容。推动生态文明进校园,开展泉城生态环保小卫士低碳绿色行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探索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依托山东省会大剧院、省科技馆新馆、市美术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印象济南─泉世界等平台倾力打造“泉城文化艺术会客厅”。推出涵盖全区主要旅游景点的“槐荫文化旅游地图”,实现“一图知槐荫,一码听槐荫”。不断提高“文化点单”服务覆盖率,开展公益性艺术指导和艺术培训,让市民尽享家门口的艺术殿堂。推进全民阅读,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建设“书香槐荫,悦读西城”,加快构建市民30分钟“阅读圈”。
槐荫区将继续挖掘传统文化生态价值,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化载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生态文明宣教,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全民参与,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