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门要从业务技术、要素保障部门向综合监管、经济责任部门转变……”在11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表示。
生态环境部门工作定位如何进行转变?怎样履行好推动发展的经济责任?钟承林对此进行了解答。
职责的变化
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
有保护的责任也有发展的任务
钟承林表示,随着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广泛深入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经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了新的拓展。“比如,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企业排污标准的制定,企业生产的技术路径等,从产业发展的前端引领到后端治理,都需要生态环境部门深度地、全链条地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履行着经济责任部门的职责。”钟承林说。
“既有保护的责任,也有发展的任务。”钟承林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生态环境部门在工作定位上要提高站位,向综合监管部门和经济责任部门转变,主动担当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和使命,要立足全局、服务大局,系统谋划和推动生态环境工作。
特别是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钟承林表示既要守住底线,履行好原有保护的职能职责,又要校准把牢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防止出现“踩刹车”的“收缩效应”,影响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既要适时‘踩刹车’,也要适时‘加油门’,这才是生态环境部门应有的担当和作为。”钟承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