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峰会“牵手世界的广州南沙”分论坛上,记者专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文英。她表示,南沙通山达海,河海共济,处处有着山林河湖海的诗意印象,拥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地理区位、战略定位和自然资源等优势禀赋,绿美南沙生态建设已具备较高的起点优势。接下来,南沙将以“绿美湾心,山海客厅”为主题,以生态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保育南沙优质生态本底,构建城野交融、山海相连的绿色空间系统,塑造世界级滨海城市风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的绿美南沙。
张文英介绍,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地处珠江出海口,4000年前,“南沙人”在这片汪洋中的岛屿上开启生活,世代的南沙人生活在滨江边、海湾畔,群山苍翠、岛屿林立、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这里的数座山峰撑起南沙的森林屏障,庞大的入海口系统造就了南沙海洋资源的独特和物种的多样性,拥有红树林、滩涂、沙洲、河口等众多湿地类型,是广州市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原生态的多个无人海岛镶嵌在碧波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而近年来,随着南沙地位的日趋重要,南沙有必要,也有责任成为中国面向世界展示绿美发展的一个示范点。
“南沙拥有独一无二的森林湿地资源,只要把南沙的蓝色水系体系和绿色空间交织在一起,一定可以把生物多样性经营得更好,以高标准建设绿美南沙。”张文英表示,南沙接下来将通过“山海连城、公园融城、绿意满城”行动,推进绿美南沙生态建设,包括利用山、城、江、海空间形态,建设通山达海的碧道、绿道等廊道,构建“山海连城”的生态廊道;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公园体系,构建“公园融城”新格局;通过“绿意满城”营造全域绿美新风貌。而构建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塑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建设、打造广州公园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活力新城也将是绿美南沙的建设重点。
张文英提出,目标到2035年,南沙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山水林田海生态资源充分融合,林分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面建成山海连城、公园融城、绿意满城的绿色生态空间,形成蓝绿交织的绿美湾心和山海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