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湿地之美折射日照生态“密码”

   2022-11-17 澎源62150
导读

初冬的两城河口,“湿地精灵”伴着晨曦,在光影里翱翔穿梭,唱响一曲清晨的欢歌。海天之间,鸥鹭翔集,或沙洲小憩、或觅食嬉戏,山水草木与飞鸟虫鱼和谐共生,在日照大地绘就一幅幅多彩的湿地生态画卷。日前,《湿地

 


初冬的两城河口,“湿地精灵”伴着晨曦,在光影里翱翔穿梭,唱响一曲清晨的欢歌。海天之间,鸥鹭翔集,或沙洲小憩、或觅食嬉戏,山水草木与飞鸟虫鱼和谐共生,在日照大地绘就一幅幅多彩的湿地生态画卷。


日前,《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和日内瓦两地举行,为未来进一步推动湿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翻开日照的“湿地图鉴”,傅疃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沭河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12处人工湿地,共同点亮这座城市一个个靓丽的生态地标。


日照湿地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并非一蹴而就。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行动、从政策法规到自觉守护,绿色发展全民共享的生态“密码”,只有身在其中,方能一探究竟。


在此大背景下,日照因地制宜,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不断规范湿地资源管理,建立完善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将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改善湿地生态系统,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生态福祉。


近年来,日照市先后规划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9处,总面积15.94万亩,其中湿地面积12.76万亩。


除自然湿地外,人工湿地同样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兼具城市美学和生态价值。


2014年至2019年,日照市建成人工湿地面积465.54亩,包括潜流湿地246.2亩、表流湿地219.34亩。近三年新增人工湿地348.83亩,包括潜流湿地126.09亩、表流湿地222.74亩。


据统计,当前日照市人工湿地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约1750吨、氨氮约231吨,有力提升河道自净功能,完善水体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助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目前,日照已建成人工湿地12处,湿地形成的优质生态景观,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数年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激发出日照湿地的更强活力,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生态优势得以彰显。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近年来,世界级最濒危鸟类、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多次飞临日照,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罕见鸟亦纷纷前来“打卡”栖息。天鹅、鹈鹕、鸳鸯、白鹭、苍鹭……从傅疃河、两城河到沭河、潮白河,从袁公河到北溪,一处处美丽宜居的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飞来日照越冬。湿地之美,已成为日照一张多彩的生态名片。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日照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全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本地湿地资源管理。一系列制度、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法治支撑。


山川为幕,生态为镜。


11月6日,白鹭湾湿地迎来今年首批12只到日照越冬的白天鹅。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精灵”,为日照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河碧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九曲沭河绵亘蜿蜒,在莒州大地铺展出一幅城水相依的生态长卷。


湿地修复带来的生态蝶变,从一个个光影片段中,可见一斑。


“不知不觉,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蓝天白云越来越常见,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也常常出现。周末、假期,足不出市就有许多出游的好去处,出门步行十分钟就是公园……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变化太大了,这都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家门口的变化和城市生态的蝶变,让市民张女士感触颇深。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1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