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19日讯(记者 唐哲宁)12月19日,郴州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请问我市近几年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郴州市林业局答:一是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2019年12月起,郴州市委市政府组织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及11个县市区,按照中省统一部署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通过开展摸底调查、空缺分析、评估论证、整合优化预案编制等工作,于2023年3月形成《郴州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并上报省林业局、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自然资源厅。整合优化后,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石漠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24个,总面积为200446.48公顷,占陆域国土总面积的10.36%。经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问题得到解决,矛盾冲突有效缓解,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二是强化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根据《湖南省强化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实施细则》,强化日常监督巡查,统筹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审计、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洞庭清波”和“碧水郴州”专项监督、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国省林业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卫片图斑核查、自查自纠等各级各部门督察、巡察、检查及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2021年以来,共核查各类卫片图斑400多个,整改销号问题14个,有效规范了全市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进一步保护好了自然生态精华,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规划管理。自然保护地规划是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利用和监督的基本依据。2019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及全市所有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的编制,21个国有林场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还组织编制了《郴州市森林旅游与康养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全市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基本完善,为全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利用和监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近几年,全市林业部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以《郴州市森林旅游与康养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为指导,按照“一核四区、两脉两线”总体布局和森林旅游产品体系规划,依托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建设,为群众提供了研学、森林体验、康养度假、徒步探险等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下一步,市林业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郴州贡献力量。
记者提问:郴州市正在开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节水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守护一江绿水重要途径之一,请问郴州市在节水领域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