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美丽无锡的魅力来源。今年前11个月的“蓝天碧水”成绩单,大大提升了无锡人的幸福感——全市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均位列全省第一,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4.4%,是全省唯一国省考断面出现单月Ⅰ类水的设区市;太湖无锡水域总氮、总磷浓度和富营养化指数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蓝藻水华发生次数、平均集聚面积均大幅减少40%以上,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连续16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无锡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无锡正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在太湖之滨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精细化“防、治、引”,优化河湖水环境
近日,在东蠡湖宝界桥附近,一艘生态环保绞吸式挖泥船“轰隆隆”响着,前端绞刀在水下旋转,挖松的泥浆由船上的离心式泥泵吸入、泵出,再通过一条密闭管线送至马山湖域,固化处理后外运。
着眼内源减负、外源减量,该市今年着力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年度110亿元治太资金中涉水工程项目占比超过一半。太湖水源地、湖泛易发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水域加紧开展应急清淤。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也进入实质性启动,大力开展生态清淤,以最大程度减轻湖体内源污染。目前太湖生态清淤量已超280万立方米,滆湖生态清淤量200万立方米,提前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
聚焦治水本质能力提升,把好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关。今年,该市以入湖河流为牵引,系统推进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农业面源综合治理和河道生态修复,完成3.86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和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6.6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新开工建设11万吨/日规模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5条生态河道建设。“这有力削减了外源污染,1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其中Ⅱ类4条,其一二级支浜均消黑除劣,汛期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十四五’以来上升16.4个百分点。”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