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度观察)

   2024-03-19 ​人民网-人民日报70
导读

编者按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如何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


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9.4%,比2012年提高27.8个百分点


江苏省南京市,明城墙边、钟山脚下,月牙湖碧波荡漾。假日里,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社区居民邹梦青和家人沿着湖边的绿道游玩,“湖水越来越干净,瞅着心里就高兴。瞧,黑天鹅游得多畅快!”


以前的月牙湖是一片黑臭水体。2016年起,当地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系统排查整治排污口、清理湖底淤泥、实施生态修复,月牙湖从“黑臭湖”变成了美丽的“水下森林”,水清、岸绿、景美,“现在还成了鸟类的乐园。”邹梦青说。


月牙湖南接秦淮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1751平方公里,南京市约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秦淮河流域。“以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生产、生活污水直排秦淮河,水质常年为劣Ⅴ类,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建设处处长张晓峰说。


张晓峰介绍,近年来,南京市对秦淮河进行系统治理,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6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70公里,整治沿河排污口1300余个。同时,修复水生态,逐步完善支流月牙湖、玄武湖等水体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形成多处“水下森林”,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秦淮河重现水清岸绿美景,目前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还发现了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鳊。去年10月,秦淮河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等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9.4%,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较2012年改善27.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较2012年改善10.2个百分点。


饮用水安全更有保障。“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完成2804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10363个问题整治,有力提升涉及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累计完成1.98万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全国1300余个城市水源地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各地综合采取污染防治、水源替代、水厂深度处理等措施,筑牢饮用水安全防线。


黑臭水体加快消除。“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088万吨,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截至2023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70%。昔日的一条条臭水沟,变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作为生态环境部聘请的特邀观察员,环保社会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见证了新时代以来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通过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指尖上的环保’等公益活动,我们的蔚蓝地图APP收集到约10万张公众拍摄的反映水环境变化的照片,人们身边的河湖重现生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


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水质提升


长江干流连续4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边,一座座再生水厂“喝进”污水、“吐出”净水。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是长江上游最大支流乌江的重要支流。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南明河一度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2012年,贵阳市成立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力量,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治理模式,沿河建设污水处理厂,统筹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经过持续综合整治,南明河重现碧波荡漾,去年10月,南明河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88岁的雷月琴老人多年来志愿守护南明河,用4本巡河记事本、6张手绘河流地图、1200多篇日记,记录下母亲河的重生。


2014年,贵阳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青山再生水厂在南明河畔建成,比传统地上污水厂节省投资数亿元。水厂运行不久,雷月琴就到现场参观,“污水厂居然藏在一座公园下面,真是难以置信。”亲眼看到浑浊的污水变得洁净,雷月琴非常高兴。


10年来,贵阳沿南明河陆续建成了17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雷月琴把一座座再生水厂画在了手绘地图上。眼看着地图上的再生水厂不断增多,南明河水也越来越清澈,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雷月琴欣慰不已。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22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