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正在崛起的国产操作系统,开源鸿蒙到底有哪些优势?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主持人何嘉琪独家对话深开鸿CEO王成录博士。探究为什么发展自主操作系统势在必行?开源鸿蒙有哪些颠覆性技术创新?开源鸿蒙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打造开源鸿蒙生态的关键路径是什么?开源鸿蒙人才缺口有多大?开源鸿蒙还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将深圳打造为“开源鸿蒙产业高地”?
Q1:我们说操作系统赋予硬件“灵魂”,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套好的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王成录: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一个个APP,这些APP怎么把相机、GPS调用起来,实际上就是通过操作系统的翻译,把硬件能力给调用起来。从宏观上来说,操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介于硬件和应用之间,把应用的需求翻译成对硬件的资源的使用。
另外,操作系统跟AI结合是非常关键的,AI核心依赖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三个要素里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数据,就是能不能有高质量的数据,高质量的数据一定是对真实物理情况的实时准确的反映。高质量数据的关键在于操作系统,所有的数据都是由设备产生的,而数据产生的控制权在于操作系统。各个硬件都是通过操作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调度的。
Q2:这些年一直在说“缺芯少魂”,现在“少魂”应该怎么补?发展我们的核心基础软件系统,最大的难点又在哪里?
王成录:我觉得最大的难点就是软件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硬件非常具象化,我们讲一个芯片,讲一个产品,所有人都会在同一个频道去了解这个产品和硬件。但是软件看不见,就非常容易被忽视掉。
https://img3.jiemian.com/101/original/import/20240422/import_1713767577764220170010_a700xH.png
第二,做系统软件需要非常强的系统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能力。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处在中间位置,既要考虑硬件不断地发展,又要考虑上层应用不断地发展,两者都兼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合关系。
第三,操作系统对上要满足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应用存在很多种类别,如工具类、视频类、游戏类、工作类,每一类应用对硬件的要求都不一样,所有应用最终都是依赖于三个能力——计算、内存、IO能力,对于这些能力资源的调度,关键在于操作系统。
Q3:当下为什么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开发一套开源鸿蒙国产操作系统?因为您刚才也讲到,它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连接着硬件和应用,与芯片也是息息相关的。
王成录:我觉得做一个操作系统跟做一个纯技术的产品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操作系统的本质,最后一定是生态,生态意味着要非常多的伙伴,非常多的场景来使用,才有价值。
做操作系统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大环境。今天之所以能够做开源鸿蒙这样的操作系统,第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整个国际大环境的复杂性,这个大环境促使更多的人愿意和尝试使用。
https://img2.jiemian.com/101/original/import/20240422/import_1713767577764220170011_a700xH.png
第二,每一个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跟产业的发展周期匹配起来,这是最好的时机。信息化产业从大型机,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再到手机,再往未来发展就是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灵活,更多应用场景诞生。现在是由智能手机向万物互联转换,当一个行业硬件创新、软件创新再没有空间的时候,一定预示着它可能要变了。那么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AIoT万物互联。
第三,做操作系统就是做生态,一定要有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要给用户、给社会带来明显的提升价值。另外,操作系统生态毫无疑问必须是开放的,因为做生态需要千行百业,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做完,10家也不行,100家也不行,1000家也不行。
总之,做一个操作系统,一是要有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会促使更多的人愿意去尝试使用;二是要跟产业周期要匹配,一定要在产业周期转换阶段去做;三是生态要有创新,一定是要给社会、用户带来明显的价值收益。
Q4:在您看来开源鸿蒙系统最大的创新点在哪里?您讲的给用户、社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样的颠覆性创新?能够怎么样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王成录:每讲到开源鸿蒙,我都特别兴奋,现在仍然是这样,我非常清楚它有巨大的潜力要去释放出来。在开源鸿蒙出现之前,所有操作系统都有一个局限,就是其DNA都是面向单设备的,比如手机一类,桌面电脑一类,平板一类。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跟以前所有操作系统都不同,是唯一一个几乎能装在各种各样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像烟感、灯、相机、门禁、门锁等,这就意味着设备之间的交互更简单了。所有设备都能通过开源鸿蒙一个操作系统进行交流沟通,互联互通,互相协作,这是开源鸿蒙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第二个特点是软总线,一条看不见的高速公路。设备之间的协作通过软总线连接为一体,就如同安装上一个大脑相互协作。各个设备如同积木块一样,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不断复用。举个例子,以前的人形机器人身上携带非常多的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陀螺仪、镜头等,而通过开源鸿蒙软总线,机器人各个传感器如同各个积木一样,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进行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