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手指点击便可以在现实场景叠加一个新的空间,通过抓握等交互方式操控一切。”戴上AR眼镜,记者仿佛置身于一个3D立体的数字世界,感受“未来已来”。而让这一切实现的,便是最近备受市场关注的空间计算技术。
苹果首款AR头显落地、刘强东AI数字人的爆火,令市场更加关注空间计算技术。Rokid、阿里云等企业也加速跑马圈地。4月20日,Rokid向市场抛出空间计算新品AR终端及平台,并宣布在建立国产自主的空间计算底层技术能力基础之上,形成包括操作系统、模组在内的全生态布局,多家上市公司入局。
生态之争
今年以来,空间计算概念迅速火爆。目前苹果、谷歌、微软以及华为、阿里云、Rokid等科技企业均在积极布局,并将空间计算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其中,AR终端因其技术相对成熟,成为较早落地的空间技术载体,也是各大巨头发力重点。苹果推出了首款空间计算设备Vision Pro,微软主攻混合现实头戴设备。4月20日,Rokid也正式发布新一代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欲加速空间计算在国内市场的全面普及。
目前企业在空间计算的布局上主要走VST(视频透视)、OST(光学透视)两大技术路线。苹果选择的是VST的路线,而以轻薄的AR眼镜为主要产品形态的OST智能头戴式设备,则是以Rokid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布局的方向。
“空间计算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轻量化的AR是空间计算领域的关键终端入口,并有望引爆消费级市场。在空间计算技术之下,整个产业都面临巨大的机遇,也存在共同的问题,即如何让用户接受他们需要一个空间计算产品。这需要引爆市场的创新终端出现,也需要行业生态的加速成熟。”Rokid公司创始人、CEO祝铭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下,国内企业正加速从底层架构到产业上下游实现全面布局,部分企业主导的空间计算生态也逐渐成形。华为、阿里云等在建模引擎、增强现实、高精度识别和定位等方向全面开展探索,并与产业链企业形成联合部署。Rokid搭建自研的开源操作系统和空间计算平台,构建了5G、AR、AI元的全栈生态体系。另外,阿里云将云存储能力嵌入Rokid操作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