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湖北荆门:青山绿水常在,生态与发展共赢

   2024-05-13 极目新闻 ​120
导读

今年4月,荆门市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公共利益协同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等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联动

 

今年4月,荆门市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公共利益协同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等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联动合作,强化检察监督效力。


为了让专项工作不止步于“纸面”,并行之有效,荆门市检察院以司法办案为中心,通过督办、现场指导、提前介入引导、一体化办案模式,提升环境领域检察保障力度;同时,明确“四大检察”的责任分工、具体举措、协调联动,不断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形成案件线索“同步发现、双向移交、协同办理”模式。


针对宜昌某化工公司将磷石膏倾倒至荆门市麻城镇的情况,荆门市检察院联合该市生态环境局督促清理全部磷石膏27652.97吨。据此线索,省检察院在全省开展专项行动,形成打击跨市倾倒磷石膏的监督合力。


据统计,近3年来,该市检察机关依法打击非法采矿、污染环境等犯罪活动,起诉71人。


同频共振


从“治罪”向“治理”拓展


汉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推深做实汉江流域生态检察工作,“共”字是瓶颈,也是突破口。


作为湖北省第四大湖泊,长湖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长湖流域跨区域污染问题,沙洋县检察院联合荆州、潜江两地检察院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现案件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判决执行监督等全流程跨区域合作,促进长湖流域沿岸协同共治。


实践中,荆门检察机关还在总结前期“属地检察+交叉检察+巡回检察”公益诉讼模式的基础上,深化内外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多跨协同的司法保护机制,切实破解跨流域治理难题。


从2019年12月启动至今,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与当阳、远安、南漳四地检察机关会签协作机制,共护漳河水库流域生态环境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构建起全方位流域保护工作格局。


几年来,全流程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频繁,协同力越来越大——


2023年9月21日,荆门牵头与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检察机关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宜荆荆恩神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为打造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检察保护“湖北方案”,迈出积极有益的探索步伐。


微信图片_20240511202233.jpg

启动仪式


以此为契机,荆门市检察院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城管等8家市直主管部门建立了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协作,荆门检察机关还持续加强与行政、公安等部门的协作,不断扩大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范围,构建起“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林长”等实质化运行体系,凝聚治理合力。


多管齐下,跨区域司法办案、专项监督、法治宣传等合力已形成,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整体效能。


得益于这些机制,近3年来,该市检察机关纵深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交叉、巡回检察,立办公益诉讼案件141件。这其中,由沙洋县检察院办理的督促保护叶家大港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一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


2023年5月,最高法、最高检公益诉讼专门立法联合调研组来荆调研,荆门检察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样本和实践经验。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26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