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为63%,森林面积达1.66亿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3700余万亩。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从2020年的2203万亩增长到2023年的346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从2020年的4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59亿元,有效盘活了我省的森林资源。2024年,贵州省要实现稳定现有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全产业链产值目标达到850亿元。截至一季度,全省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已实现产值264亿元。
锦屏县敦寨镇架寨村铁皮石斛育苗驯化基地,农民正在移栽铁皮石斛苗。 杨晓海 摄 (贵州图片库发)
林下生财,富民兴林。贵州将林下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聚焦优势单品、聚焦国有林场、聚焦复合经营,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优势单品为主抓手,形成特色产区
走进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竹林下,一排排整齐的土垄下种满了红托竹荪,生长十分旺盛。
赤水市长期镇红卫村,村民在采收竹荪。 王长育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赤水是全国有名的竹乡,全市有132.8万亩竹林,弱酸性土壤、高热多雨少日照的气候,为红托竹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赤水市林业局副局长李国栋介绍,为进一步推进红托竹荪产业发展,赤水市正在布局红托竹荪周年生产,将红托竹荪作为重点富民产业,形成规模达万亩以上的红托竹荪特色产区。
工人在黎平县中潮工业园区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晾晒天麻。 杨代富 摄 (贵州图片库发)
立足本地特色,实施单品突破。近年来,贵州重点布局林下方竹笋、天麻、石斛、茯苓、黄精、竹荪、鸡、蜂等优势单品,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单品和产业带,持续提升单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林下经济产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截至2023年底,全省林下方竹笋达262.4万亩,形成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等大娄山方竹笋产业带;林下天麻达41.5万亩,雷山县、黎平县、德江县、镇远县等成为天麻重点示范县;林下石斛达22.7万亩,形成赤水市、安龙县、兴义市、锦屏县、荔波县等石斛产业带;林下茯苓达22.2万亩,形成黎平县、思南县、独山县、岑巩县等重点茯苓种植区;林下黄精达20.3万亩,形成印江自治县、岑巩县、江口县、天柱县、从江县、六枝特区等黄精产业带……
以国有林场为主战场,提升发展空间
走进赫章县平山国有林场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拖拉机、旋耕机在林间穿梭不停轰鸣作业,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从江县贯洞镇腊水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村民在树上采摘铁皮石斛花。 吴德军 摄 (贵州图片库发)
立足生态优势,平山镇依托4万余亩国有林场,在林下因地制宜发展天麻产业。从2021年试种500亩到如今规模达到6500亩,从最初的销售天麻鲜品到如今形成一条1200吨的天麻精深加工生产线,平山镇林下天麻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不仅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也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活水源泉。
贵州有105家国有林场,这些国有林场拥有最好的森林资源,是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首选地。2023年,贵阳市9个国有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采取与公司共建基地、共同种植、共同管理、收益分成等方式推动合作,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达2.95亿元,经营性收入达765.1万元,带动5000余农村人口月均增收204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