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 生态答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2024-07-02 青海日报00
导读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时代必答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时代必答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铺展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

改革发力,以攻坚之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前不久,一张长城与“中国尊”的超长距离“合影”刷屏社交网络。前景,是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的九眼楼长城;远处,是位于朝阳区的北京地标建筑之一“中国尊”。

人们还记得,1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秋冬季常被雾霾笼罩的北京,迎来清澈美丽的蓝天。

“那几天天气很好,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我回答他们,这并不是短暂的蓝天,几年后它将是永久的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起当年这个细节,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从“APEC蓝”到长久的“北京蓝”,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改革之举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构筑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面对长江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母亲河“病了,病得不轻了”。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明确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近8年间,总书记召开了4次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对母亲河的关切之情一以贯之。

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污水管网加速建设、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十年禁渔”扎实推进……一项项改革举措对症下药、系统施治。

如今,母亲河已“大病初愈”,“含绿量”越来越高。长江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活力。

改变的不只是长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发力——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坚决”到“深入”,坚持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为蓝天常在,从2013年开始,三个“大气十条”文件接续出台,打出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的“组合拳”——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累计下达2000多亿元;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实施,我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税收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为碧水长流,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河湖状况逐步好转。

为家园更美,各地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启动建设“无废城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国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一项项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天更蓝,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水更清,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土更净,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在点染祖国山川大地。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制度护航,以共生之道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每年5月,“高原精灵”藏羚羊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季开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可西里地区,常有这样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过往车辆远远停靠,主动让行经过青藏公路的藏羚羊。

目前,这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2万只,恢复增长至7万多只。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2021年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如今我国已出台空间布局方案,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第一批国家公园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通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

守护绿水青山,改革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此后又把“草”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纳入其中。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说。

保护生态环境,要抓住“统筹”二字。“统筹”指明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发力方向。一系列统筹谋划生态保护修复的改革举措,正在重塑人与自然的边界。

我国全面划定“三区三线”,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29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