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规划引领定航向 美丽青海展新颜

   2024-08-12 北青网20
导读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目前看来,河道护岸的地基还比较软,人一踏上去脚底就能感觉到,这个后期必须得压瓷实。”“好的,等土层水分晾干了,我们一定按工程质量要求做好护岸硬化工作。”“还有,施工完后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目前看来,河道护岸的地基还比较软,人一踏上去脚底就能感觉到,这个后期必须得压瓷实。”


“好的,等土层水分晾干了,我们一定按工程质量要求做好护岸硬化工作。”


“还有,施工完后的复耕复绿工作也要做到位,一定要做到让当地老百姓满意为止。”


……


这是8月9日中午,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湟水山水项目”)第一督导组,在西宁市湟中区教场河(大磨石沟村至中沟村)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工作的一幕。


彼时,秋阳正烈,晒得人手脸发烫,督导组全体工作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一起,毫无遮挡地站在大日头底下,严格督查、细致沟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保质保量。


“我们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湟水山水项目’设置了15个子工程、151个分项目,教场河生态治理工程只是其中一个。按要求,我们的3个省级督导组每月都要开展一到两次专项督查,像今天这样的场景已经习以为常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刘国新介绍道。


今年8月1日起,《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生态优先”为核心原则的地方性法规。


美丽青海,规划先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指导未来发展的蓝图,‌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工具。


在《条例》制定过程中,青海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印发实施《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细化了主体功能分区,构建“两屏三区、两轴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屏障,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承担好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在《规划》引领下,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编制印发《青海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强化山上山下、上游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雪山冰川、江河湖库、湿地冻土、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一体化保护修复。


2023年,总投资55.15亿元的“湟水山水项目”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成功入围国家“十四五”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工程范围涉及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的12个县(区)。


顶层强劲领跑,基层奋力奔跑。


教场河生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的一个多月里,湟中区水利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李玉芝瘦小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工地上,作为工程甲方负责人,她深知自己肩头责任重大,面对家乡父老期待的眼神,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教场河治理好。


教场河汛期水流通常较为湍急,虽然到目前为止,由于湟中区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监测管理,还没有引发过大的洪涝灾害,但它造成的小破坏还是不少,对居住在河两岸的大磨石沟村和中沟村村民生活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安全隐患。


“如果这次能够治理达到工程设计的10年一遇洪水标准,不仅河道两岸沿线3989人、573.12亩(38.208公顷)耕地的防洪安全有了保障,各部门的防汛工作压力也会大大减轻。我已经迫不及待在想象治理以后河道通畅、护坡平整、水清河晏的美丽乡村新景象了,哈哈!”李玉芝说。


最是一年秋好处。8月9日下午,在去往湟中区盘道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施工现场的沿途,只见田野斑斓、果实累累,茁壮成长的麦穗笑弯了腰,目之所及,皆是大好“丰”景。


此时,湟中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成龙正站在施工现场的生态河道边,望着清澈的水流潺潺东去,感慨不已。


马成龙的感慨是有来由的。4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乱石遍地,河道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随处可见雨水冲刷留下的印记。


如今,4个月过去了,工程已进展60%,原来的乱石滩变成了青草地,生态缓冲区域已绿意葱茏、生机勃勃,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项目建设将为湟中区共和镇盘道村、东岔村、西岔村新建污水管道26公里,配套检查井、化粪池、污水处理站等附属设施,并在东岔村设置河滨缓冲带6.7万平方米,西岔村设置河滨缓冲带4.3万平方米。


“通过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水源地原住居民生活污水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将大幅削减生活污水进入库区,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升库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保障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马成龙说。


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好比一张美丽的图画,勾勒出大美青海未来发展蓝图;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好比画笔上沾染的色彩,“画”出了美丽青海应有的模样。两者完美结合,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青海,‌最终达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151个子项目,开工建设129个,已完工82个。单从数字来看,似乎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从记者现场采访的两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湟水山水项目”如它所表述的那样,正在为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做出示范,为全面筑牢青藏高原东部生态屏障区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年多来,作为“湟水山水项目”省自然资源厅工作专班的专职工作人员,李东波和其他两个同事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


“上百个项目分布在3个市州的片区,我们一个人负责一个片区所有项目的总体调度、信息汇总上报等工作,忙是肯定的。”李东波告诉记者。


不过,李东波和许许多多同事的忙碌也是很有价值的。今年6月中旬,西宁市城西区火烧沟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初验工作。通过工程建设,在全长4公里的火烧沟主沟道上,实施人工湿地4处,总面积约32000平方米,这将对净化后续河道排入污水及初期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河道冲刷破坏水生态岸线和将泥沙带入下游水体,还在河道两侧实施生态护岸工程24000平方米,从而降低湟水河泥沙含量。


作为西宁市生态修复及沟道综合治理典范,火烧沟的定位是成为西宁市民休闲游赏的后花园、‌西宁夏都品牌生态旅游目的地。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的施行,火烧沟岸坡和沟道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区域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切实增强了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且,除了生态修复,‌火烧沟治理还探索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在生态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征途上,青海以绿色打底,深度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守护生态屏障,让青海高原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33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