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9月20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沿黄流域九省区《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包银山研究员出席并作发布辞。
事实上,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2020年开始,黄河流域九省区也就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的社会科学院,开始编写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其中宁夏是第一家,于2020年9月发布了第一本蓝皮书,后续山东、青海、河南都陆续发布了2021、2022和2023的年度报告。
在内蒙古,从2023年11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开始启动《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编写工作,在中国社科院以及沿黄九省(区)社科院近50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今年8月份完成了编写出版工作,目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出版发行了《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并且在皮书出版社、皮书网、皮书数据库等平台均有出售。
该蓝皮书由总报告、省区报告、生态保护报告、绿色转型报告、高质量发展报告、文化传承和弘扬报告、地方案例报告七个部分组成。深入剖析了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国家层面和沿黄九省(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进展,以及呈现的总体趋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反映一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今年的《黄河蓝皮书》总报告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为题。集中总结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五年来,尤其是2023年以来在制度建设、生态保护、流域治理、节约集约水资源等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主要进展,报告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在形成以大保护为关键任务的上中下游“一盘棋”格局,而且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深入人心,流域生态屏障作用更加明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在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报告指出,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域充分均衡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未来,黄河流域九省区应进一步加大流域治理力度,健全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对保护生态、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刚性约束,着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不断聚力推动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实现新征程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包银山介绍,下一步,沿黄九省(区)社会科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好社科力量,为沿黄九省(区)党委政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学习、借鉴和交流的优质平台,为沿黄九省(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诸多参考和有益借鉴。
来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董积生结合甘肃省近年来积极推动以若尔盖、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黄河重要支流水源涵养区建设,增强尕海国际重要湿地、祁连山等地区水源涵养能力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表示,“黄河流域蓝皮书”编写工作已连续开展了几年,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该蓝皮书是研究黄河流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科研成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彭俊杰介绍,河南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发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响应,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培根增绿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论文章,组织专家围绕黄河流域开展研究阐释工作,2020年获得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首次发布了黄河流域生态指数,连续举办四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