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贵州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努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今年9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依托优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我省持之以恒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等,多点推动各项“两山”转化改革集成和创新突破,让“两山”理念徜徉在如画山水间、奔腾在绿色产业里,以生态之美厚积发展之势。
窗口一:以绿储碳能“卖钱”
10月14日,黔东南州麻江县人民检察院发出我省首张“林业碳汇+司法+生物质燃烧”碳中和证书;
10月31日,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票——毕节市织金县水土保持碳票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功交易签约;
…………
10月以来,气温渐降,黔贵大地“碳”新路步履向前,不断提高“含绿量”,降低“含碳量”,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社区坡头森林。
从空中俯瞰,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社区掩映在参天树木中。
一大早,穿岩社区村民陈玉发来到自家林地里:“以前都是靠砍树卖钱,没想到现在空气也能卖钱。每年只需管好这些树,一棵树就有3元钱进账,每年收入就有上千元。”
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与农工党贵州省委联合,在大方县凤山乡和羊场镇实施单株碳汇项目,项目得到了当地广大林户的支持,共完成开发13个村344户林木碳汇。
2018年至今,我省共完成12028户的单株碳汇开发,年可售碳汇量4.8万吨,售出534.9万株,购碳资金总额1604万余元。
2023年贵州省火电企业购买林业碳汇履行碳中和责任协议集中签订仪式现场。
在贵州,植绿、护绿、用绿,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2015年以来,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都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同为多彩贵州增绿。
数据显示,10年来,我省义务植树累计6.05亿株。在全民植树造林活动的推动下,全省森林覆盖率从49%提升到63%,森林面积1.66亿亩,“绿色家底”愈发殷实。
不仅在大地上植绿,还向生态要效益。围绕“双碳”目标,我省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林业碳票、茶园碳票、竹林碳票……一张张票据让空气变成真金白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为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首批省级林业碳票交易签约活动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摄
从“卖木材”到“卖空气”、从“护绿增绿”到“以绿储碳”,今年4月,我省首批省级林业碳票交易签约,有效破解过去地方林业碳票省内流通交易受限、计量标准不一等难题,盘活全省森林资源,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绿就是护发展。在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的机遇下,我省正不断开发碳汇产品,探索碳汇与金融、保险、司法、碳中和、项目开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相结合的“碳汇+”应用模式,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窗口二:多彩贵州出山珍
立冬时节,遵义市湄潭县万亩茶海云雾缭绕,经历忙碌的秋茶采收后,即将进入冬季管护期。
一山千行绿,阡陌茶飘香,清冽的空气伴着鸟鸣与茶香,让人陶醉其中。湄潭万亩茶海,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片茶园,连片面积达4.3万亩,融合了茶海观光与茶文化体验,是独具特色的休闲养生茶旅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