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6日电 (王蕾)“强调市场化原则,是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文件要求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核心是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甚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也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帮扶项目的金融支持。
相比于2022年一号文件中将“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和“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分设两条,2023年融合为“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一条,一方面强调“三农”领域需要政府、金融、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源投入,共同发力;另一方面也突出强调政府与金融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再强调市场化,可见中央强调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离不开政府投入,但是仅有政府投入远远不够,更要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要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源进行投入,应积极有为,但不应越位。”孙同全表示,今年一号文件的表述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