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好不好,百姓最有发言权。近日,家住自贡市自流井区东兴寺街钟云山社区的居民王力伟感慨:“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没事儿就喜欢和家人到龙凤山公园走一走、逛一逛。那是一个天然大氧吧,环境好,随时可健健身、活动活动筋骨。”
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来自于自流井区打出的一套生态环境标本兼治“组合拳”。该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制度建设、全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让一幅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自流井画卷,徐徐展开……
制度建设下好“一盘棋”
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事。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才是呵护好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我们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生态环保工作,推动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自流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巩固生态环保成果的同时,该区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责任和担当意识。
协同机制促推进。整合全区力量,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指挥长”的“13814”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攻坚作战指挥体系,建立1个攻坚作战指挥部、3个工作组、8支突击帮扶队、14个专项攻坚工作组,全方位、全覆盖推进全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攻坚。同时,修订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高压执法强震慑。坚持“全域+双随机”监管模式,对企业实施环境监管,严厉震慑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99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4件,罚款近60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件、限产停产5件,移送行政拘留2起,全区122家“散乱污”企业全部通过整治验收。
全域治理答好“生态卷”
打响打好“三大战役”
远处青山叠翠,水面碧波荡漾,走在桥上,感受微风徐徐、空气宜人……3月14日,下班路过自流井老街的市民谭中仁说,平时忙于工作,很少留意身边变化,当天下班早决定步行回家才发现,自流井真是越来越美了,空气也更清新了。说完,他掏出手机,拍下了美丽的风景。
自2018年以来,该区以全域治理为核心,分类施策打响打好“三大战役”,绘就了一幅幅“天空蓝”“碧水清”“生态绿”的美丽画卷。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该区强力实施工业减排、油烟整治、尾气治理、扬尘管控、烟花禁放、露天禁烧等工作举措。全面完成主城区清洁能源改造、开启式干洗机淘汰以及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区划定,淘汰关闭砖瓦、油毡等高污染企业3户,依法取缔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型企业5家,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动态清零,主城区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100%,实施柴油货车路检1316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700余台,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28台。
水是生命之源。为守护一汪碧水,自流井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持“三水共治”,实施金鱼河流域治理工程、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特别是针对金鱼河水质差、河段管网建设滞后问题,开展了水环境治理清漂保洁、清淤疏浚、面源防治、截污控污、退耕还绿、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分批投入资金849.5万元,持续巩固金鱼河整治成效。
为打好净土保卫战,自流井区严格土壤污染防控,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同时,健全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市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试点,全区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除、2家重金属企业清洁生产验收审核、53个农用地和18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完成,区域建设用地管控更加严格,农副食品质量更加安全。
基础设施奏响“协同曲”
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近日,位于自流井区舒坪街道金鱼村的自流井区垃圾压缩中转站里发生了这样一幕:一辆辆小型垃圾清运车将垃圾清运到这里,倒入一台垃圾压缩机组。只见环卫工人站在箱体外侧,采用遥控操作依次按键,箱体的翻斗机构向上翻转,将垃圾倒至箱体内,由箱体内部压缩机构压缩,一会儿功夫,10余吨垃圾被“吞”下,体积被压缩为原来的2/3。
自流井区以基础设施为抓手,立足长效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在智慧管理、垃圾运处、长效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推动城乡环卫管理实现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变,建成全市首个垃圾压缩中转站,配置环卫清扫车辆40余台、密闭式收运车辆50余台,升级改造城区阁楼式垃圾库32座,增设分类垃圾桶2600余个,在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131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