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全国两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与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需牢牢把握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思想,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让工作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上。PM2.5浓度连续9年下降,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显著成果,但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朋友圈里晒出的蓝天白云、故宫鼓楼拍到的星轨照片更令人印象深刻。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除了专业性极强的数据指标,还增加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亲民指标”,比如,恢复“有水”的河流数量、重现土著鱼类或水生植物的水体数量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等。待规划结束向百姓交账时,要说明白哪条河能游泳、哪条河里有鱼了。通俗易懂的指标更能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方便群众监督,更好地分享治理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有效统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民生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进行评估也有科学严谨的数据指标体系。但对于公众来说,环境改善的幸福感更多来自身边看得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只有让公众真切地感受到变化、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们才更愿意支持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形成环境保护合力。这一点,在各地谋划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过程中尤为需要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单纯的指标改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比如,只是将一条黑臭河变得不黑不臭,群众的感受并不明显,如果配套生态驳岸、休闲栈道等设施,让大家能戏水、亲水,获得感、幸福感会加倍提升。因此,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更要统筹规划口袋公园、河边绿道等配套设施,让公众能够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真正享受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拓宽“两山”转化途径,让群众从中受益。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各地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课题。比如,在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但也需要考虑民生改善问题,在保证生态价值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探索一条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武夷山国家公园推动“茶—林”“茶—草”模式的生态茶园建设,通过旅游业和茶产业的带动,补偿社区居民和企业退出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推广生态养蜂项目,既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又增强了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这一系列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启示各地在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也要多谋划民生出路,真正实现生态利民、生态惠民。
说到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需求更多,层次更多。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求,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各项工作的节奏,让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造福于民。(刘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