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在南京召开春季旅游宣传推介会,邀请南京市民去金湖欣赏水乡风光、享受湖鲜美食。品质优起来、品牌树起来、游客迎进来……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文旅”模式,荷乡金湖让广大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
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去年3月,《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发布,同时,我省确定宿迁市和高淳等14个县(市、区)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一年来,试点地区做了哪些探索?有何收获?还将怎样发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是什么?从我省实施方案看,主要包括生态产品的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子机制”。无论是摸清、量化生态底子,多措并举“点绿成金”,还是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这些“子机制”都是新课题、大课题。
破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作为江苏的“生态大公园”,宿迁有着鲜明的绿色底色。宿迁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黄子淇介绍,宿迁率先在全省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一套价值核算体系、制定一批生态产品认定标准、探索一套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等“七个一”目标体系;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机制,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将试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引导各县区加快探路。“在深入研究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宿迁加快编制两张清单,即生态产品清单和产品核算清单。根据生态系统的不同定位,这两张清单目前主要立足森林、农田、湿地、城市四大生态系统。”黄子淇介绍,“未来,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将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空气、水源、土壤等都会有明确‘身价’。”
宿迁市三台山森林公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态产品如何经营开发?宿迁以试点为契机,培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宿有千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宿有千香”销售额达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
今年1月,省发改委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印发《支持宿迁推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重点事项清单》,明确11个方面41条专项支持政策。宿迁相关试点工作,由此进入省市协同推进、加速前行的阶段。
14个试点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地区、沿江地区、太湖流域,都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