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将西集镇南河岔村360亩连片荒山荒地存入鲁南“生态银行”,成功招引一家新能源公司投资2.19亿元的20兆瓦光伏项目。该项目不但使村集体获得土地长期租赁收益,并且能在交易服务等环节实现利润分成,项目建成后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收入近30万元。
山亭区以枣庄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成功申报山东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山东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和鲁南“生态银行”,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全链条综合性服务平台——中国北方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该平台前端提供生态价值核算、认定、咨询、评估服务,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产;中端提供包装、开发、宣传、推介、金融等服务,将生态资产转化成生态产品;后端提供销售、交易、招商等服务,使生态产品转化成社会资金,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
摸清生态家底,为生态资源“算好账”
山亭区生态资源丰富,5处国有林场经营林地面积近1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33.5万立方米;城市绿化面积57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8.3%。为集中收储、整合优化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该区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通道。组建了森林、乡村文化、水资源、新能源、农产品等N个专项生态资源部,对全区生态资源分布、质量、保护等级、权属等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主体、划清产权界线,形成全区生态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库”数据库管理。整合碎片化资源。
鲁南“生态银行”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存入、专业化运营、集中化输出”的模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将零散化、碎片化的生态资源,实施集中储备、规模提升和产业转型,打包成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资产包。
目前,山亭区森林资源、乡村文化资源、水资源、新能源资源、农产品资源、生态旅游等六类资源的生态资产存入鲁南“生态银行”,共计1787宗、价值30多亿元。在尊重群众意愿、立足基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划入、购买、租赁、托管、入股、质押”等单一或组合方式,全面盘活了森林、乡村文化、水、新能源、农产品等资源,明晰了生态产品的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目前,筹备的第一个体量10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通过碳汇开发初步测算,即可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约1500余万元,初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保值增值。
开展价值核算,为生态资产“确好权”
为破解生态资源“认定难”“评估难”等问题,山亭区制定《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和“生态银行”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核算体系,从政策层面上激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和方式,让生态产品更好地对接需求、融入市场。与中创碳投、中建政研、中咨海外、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开展合作,建立服务机构库,为需求方提供专业、可靠的生态资源的核算、认定、评估服务。
目前,已对山亭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开展为期七至九个月的核算工作,预估山亭GEP核算价值达到200亿元,可获银行授信30多亿元。鼓励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开展生态金融融资、抵押贷款等创新服务业务,已吸纳8家银行入驻,开发出“生态贷”“碳金融”“GEP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完成生态金融业务65笔,获得生态旅游贷、新能源贷、林权贷等金融支持2.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