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北京门头沟城区七十公里外的京西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为下清水村的小村子。曾经,这里家家户户都以采煤为生,山被挖得千疮百孔,几乎没有植被,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粉尘味,村容村貌更是差到了极点。
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2009年,下清水村所在的清水镇关停了镇域内的所有煤矿。污染消除了,但下清水村村民的就业棘手了,142户、262人戴上了低收入帽子。
针对下清水村的困境,以文旅农深度融合为理念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为村庄的发展指明了新路。2016年起,下清水村对荒山进行平整修复,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种植各类观赏植物及经济作物。经过精心打理,曾经的废弃矿山里,耕耘出三季有花、面积达300多亩的花田。2018年,这里取名“清水花谷”,正式面向市民游客开放,很快成为京西知名网红打卡地。
告别老生计摔碎“黑饭碗”
地处京西深山里的下清水村气温要比城区低一点,在都市已经繁花似锦之时,向阳处的山坡才披上嫩绿色。不远处,几位村民正挥舞锄头忙活着。村民王进军介绍,一个月后,在面积达300多亩的清水花谷中,艳丽的芍药会抢先开花,随后成片绽放的还有百合花、油菜花、巴西菊、红藜麦……描述着花开满谷的美景,他脸上满是笑意。
位于西部山区的门头沟,素以煤炭、矿石储量丰富而著称,曾是北京重要的能源产地,古时就有“京师炊爨均赖西山之煤”的说法。下清水村所在的清水镇曾是煤炭重镇,煤业历史文化悠久。鼎盛时期,全镇有煤矿100多座。下清水村现有村民635户、1089人。过去,村民的生活来源就靠着村里的4座煤矿,几乎家家户户都以采煤为生。
当时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煤矿都是人工开采,矿工们每天在地下数百米深、黑洞洞的矿井里,以最原始的手把钢钎抡大锤的方式一筐一筐挖煤,再运到地上。尽管矿工的收入不错,月收入有时能达到一两万元,但与钱同时获得的,还有两侧肺叶因沾满煤尘造成的损伤。
长年累月的开采,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下清水村的大山变得千疮百孔,山上到处是矿坑,植被七零八落,山谷里都是废弃的矸石,一下雨黑水横流,人进不去也出不来。山里唯一的一条路,是原来拉煤大车进出的单行道,处处是大坑,只有大车可以走,小车别想进去。“那时,整个山谷都被拉煤的大车轧出了一条条深深的车辙印,谷底早已翻了浆。一到冬天乌烟瘴气,那环境太差了,就连刮起来的风都裹着煤灰。衣服、鞋子都是黑的,四周空气弥漫着刺鼻的煤粉尘味。”如今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进生谈起那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门头沟区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开采面积大,工矿用地达18.63平方公里。开采时间久,形成大量废弃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大。植被退化,土地资源损毁,还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对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门头沟分局副局长张凯介绍。
“虽说煤炭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可这样的‘黑饭碗’一定要摔碎。”王进生说。按照生态涵养功能定位的要求,清水镇提出关闭镇内所有煤矿,下清水村积极响应,2009年村中煤矿全部关闭,煤矿开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荒谷种鲜花全年客如织
随着村中煤矿的关停,村民们的“饭碗”碎了,收入锐减,很多人家成了低收入户。下清水村有142户共262人戴上了低收入的帽子,成了门头沟区出了名的穷村。
不能坐以待毙,一定得找到一条兼顾生态治理与农民增收的发展道路。这并不容易。在清水镇党委副书记陈广萍看来,长年的煤炭开采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以及之前高收入的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制约这个地区转型发展的短板。“在发展农业、民宿旅游产业时,他们的思想是跟不上生态产业发展的思维模式的。一旦转型项目落了地,绿色环境很快就能恢复回来,但当地人思维的转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逐渐来完成。”
面对关停煤矿所带来的困境,村干部与村民几经谋划,决心闯出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2016年,他们从不远处百花山色彩斑斓的植被中受到启发,决定利用煤矿关停后的废弃荒地打造一处花谷。
王进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后巷沟考察时,眼前的荒芜景象让他多么震惊:矿区的道路坑洼不平,四周荒草没膝,长年的开采几乎挖空了整座山谷,用脚踩一下,地面上便会出现一个小坑。
为修复荒谷,村里请来了专家:搞测绘、看地势、平土地、查土壤、定花种……听取专家的建议,下清水村整理荒谷,修路、筑田、栽花、种树,包括格桑花、巴西菊、芍药花等在内的20多种观赏花卉在山谷里扎下根。王进军等几十位村民还成为花谷的管理者和养花人。“我们把山谷里的土地都流转到村集体,然后统一改造。那时候,大伙儿都挺支持的,很高兴有一个能赚钱的地方。”王进生说。
经过一年的改造,清水花谷初具规模,一层层的梯田被开垦出来,成片的多彩鲜花应时绽放。上山的路经过重新修整、硬化,也变得更加便利,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我们从2016年开始种花,那一年就有五千多人来游玩、照相。到2017年,我们又在里面建了瀑布,就把它运营起来了。”王进生介绍。
2018年,这个曾经狼藉不堪的山谷有了个清亮的名字——“清水花谷”,并开始向游客收取门票,当年景区就收入十万多元。下清水村的空气、环境好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加了,不少村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产业再升级拓宽致富路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了,“清水花谷”名气也打响了,下清水村的探索之路并未止步。2019年,结合花谷的开发潜力,村里升级目标——打造生态田园花卉综合体,特意开辟出几十亩地,种上谷子、小米、红藜麦、高粱、油用向日葵等,农作物与花海层层交织,争奇斗艳。
春天,芍药最先绽放,抢眼多彩,到了五月,油菜花、百合会给花田染上大片色彩;秋天的清水花谷则是另一番景象,藜麦绯红、向日葵黄澄澄、谷子金灿灿,色彩斑斓。十月中旬秋收时,景区还会开设沉浸式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收割、打场,还能用村里的榨油机,榨出葵花籽油付费带走。一年三季,清水花谷都是草长莺飞、蝶影花舞,让人如痴如醉。
在清水花谷中,村里还特地保存了一处煤矿遗址,已封闭的矿口处,“清水公社煤矿”六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个就是当时最早的煤矿,上世纪60年代就开采了,煤质相当好。原来琉璃渠那边烧琉璃,用的就是咱这里的煤。”王进生自豪地介绍。
不光下清水村走上了生态发展路,近年来,清水镇先后引入多种业态。举办“紫气东来·山水京西”清水镇旅游文化节,推出“观灵山”“阅百花”“探幽涧”3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场融于山水之间、描绘风土人情的高品质、沉浸式、原生态文艺演出……围绕“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两大核心要素,清水镇不断探索着文化兴镇的有效路径。为了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清水镇还发布了主题单曲《清水谣》,设计了“百灵豹”文创形象。如今的清水镇,春夏秋三季是观赏花卉、亲近绿色的好时节,冬季则变身“京西小雪乡”,成为游客体验冰雪娱乐项目的好去处,实现一年四季“见绿生金、见白生银”。
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虽说曾遇到重重困难,但老百姓还是支持地区的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实现了收入稳步提升。”陈广萍介绍。
下清水村的故事是北京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还绿青山的一个缩影。以门头沟为例,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累计关闭固体矿山444个,包括西部斋堂镇、清水镇的274座煤矿和东部妙峰山镇、潭柘寺镇的170座非煤矿山,因地制宜通过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综合利用三种方式开展生态修复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未来,北京将继续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山区产业转型。根据《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分门别类治理剩余已关闭、尚未完成治理的废弃矿山。全市矿山“销账归零”,将有更多的“清水花谷”绽放于青山绿水间。
【亲历者说】
门头沟下清水村村民王进军家门口吃上“生态饭”:“工作环境这么清爽,以前不敢想”
早晨天刚亮,65岁的王进军就起了床。洗漱完毕,走出屋外,他伸了一个懒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时感觉肺部被一股甜丝丝的空气包裹住了。吃完早饭,王进军像往常一样,穿过街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的村子,来到了村西头外的清水花谷,开始一天的工作。
刚就位,王进军就张罗着和村民一起修整山坡上的石头护坡、平整土地。尽管近日的雨水不大,但他还是担心,山坡土壤可能会松动,给即将到来的花谷观赏季带来安全隐患,便着手忙活起来。
在清水花谷,王进军日常主要负责景区管理、养护花卉、清扫环境。这位在矿井里采了20多年煤的老矿工感叹:“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么清爽,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王进军20岁起就开始下矿挖煤。“采煤量越大污染越大,每天下班走出矿井后都认不出谁是谁了,脸黑得跟包公似的,浑身上下沾满了黑煤灰,就连耳朵、鼻子和嘴里也全是煤渣子。”他回忆说。
煤矿关停后,当时40多岁的王进军突然间失了业,他感到很为难。“都没得干了,也没收入。大家都抓耳挠腮的,年轻点的人还能到外边找活干,像我们这岁数的也没人要。”直到村里建起了花谷,聘用他为“养花人”,那颗没着没落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王进军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我有活干,有收入,身体挺好,干劲也挺足。”王进军算了一笔账,“每月有三千多元工资,再加上千把块钱的养老金,我挺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