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贾峰:企业应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长期战略

   2023-04-27 新浪网64640
导读

4月2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走进无锡,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研讨会。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100余人,共同解码智造高地无锡绿色制造的独特模式,探讨全国工业向绿的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4月2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走进无锡,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研讨会。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100余人,共同解码智造高地无锡绿色制造的独特模式,探讨全国工业向绿的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贾峰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制造新机遇》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贾峰从“德国千年一遇的洪灾”、“美国史诗级暴风雪”、“中国和欧洲的破纪录热浪”、“东非的持续干旱”等多个案例举例说明了我们地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气候适应问题迫在眉睫。


贾峰指出,面对生态系统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三个方面挑战:第一,曾经免费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将会变得非常昂贵,甚至消失。第一产业的资源成本要内在化,由此增加的成本增量将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丧失,它影响着商业运作所需要的外在环境。第三,新的商业计划随着更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服务创新增长而出现。


气候风险日益加剧 适应行动迫在眉睫


“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全球的、长远的,现有科学认识已进一步意识到气候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贾峰举例说到,德国千年一遇的洪灾、美国“史诗级暴风雪”、中国和欧洲的破纪录热浪、东非的持续干旱等这些极端天气灾害现象频繁出现,说明了我们地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气候已进入紧急状态。气候科学家警告说危险的临界点已近在咫尺,一旦越过就可能发生层叠相加、不可逆转的气候冲击,气候承诺和计划必须变为现实和行动,且刻不容缓,人类必须立即停止燃烧我们的星球,并立即开始向身边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投资。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减碳的措施,但联合国环境署《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表明,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总量远超过每年与温控目标相匹配的允许排放量,进而导致《巴黎协定》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度之内的目标已经岌岌可危。”贾峰说。


对此,《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正在关闭的窗口期——气候危机急需社会快速转型》指出,紧急的部门与系统范围的转型,包括电力供应、工业、运输和建筑部门,以及食品和金融系统,将有助于避免气候灾难。


“不仅仅是气候变化,我们还面临着生态系统的变化,面临着森林锐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多个问题。”


贾峰指出,面对生态系统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三个方面挑战:第一,曾经免费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将会变得非常昂贵,甚至消失。第一产业的资源成本要内在化,由此增加的成本增量将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丧失,它影响着商业运作所需要的外在框架条件,影响顾客的喜好倾向、股东的期望、法规制度、政府政策、雇员的福利,以及金融和保险等等。第三,新的商业计划随着更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服务创新增长而出现。简单来说,工商企业面临挑战也意味着危中有新机遇出现。


发展低碳能源 助力“双碳”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在双碳领域制定了1+N政策,其中“1”就是顶层设计指导意见,“N”就是各行业、各领域分别的政策措施,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实现碳达峰的行动方案。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研究表明,2021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60%来自亚洲。其中,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在新增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继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88%。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总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发电量方面,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结合20多年的持续研究,贾峰希望企业家要练好“三力”,即眼力、定力和耐力。比如眼力就是培育识别未来文明、政策、产业、技术以及公众(顾客、股东)喜好趋势走向的能力,要把自身企业发展或新的投资方向与大趋势同频共振而非相悖。光伏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就是例证之一。


2007年部分专家预测,到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每度1元左右。次年专家把上述目标实现年份提前了5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两年后这一目标又提前了3年到2012年。事实上,专家低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2022年光伏发电成本已下降到0.3元/度电水平,在有些区域甚至下探至0.2元。


在回答与会企业家如何看待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有限以及部分企业光伏发电产能过剩时,贾峰认为目前储能技术正处于技术突破的前沿,这将为更大比例的可再生电力入网提供可能。同时,他建议光伏企业除了深耕商业应用外,可以在民用或者生活场景应用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让消费者在户外等远离电网的环境下,也能尽享零碳电的便利。


贾峰总结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都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未来,如何贯彻“双碳”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贾峰提出,一是,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投资;三是,需要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四是,需要市场的培育。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9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